广西建院8月14日讯(土木工程学院 韦东余)为引导当代大学生争做民族团结的簇拥者、传播者和实践者,近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筑建同心桂乡”民族团结实践团赴河池市2县5村开展以民族团结为主线,传承红色基因和乡村振兴为支线,“五个一”实践任务为重要抓手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出征前合影
传习民族历史 筑就民族信仰
实践团先后到东兰县革命烈士纪念塔、韦国清故居、苏托红军渡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在罗城县仫佬族博物馆,感受仫佬族团结、感恩、重教的传统。悠久多元、开放同心的广西民族史,让实践队员更加坚定了为国家和民族发展不懈奋斗的信念。
实践团在东兰革命烈士纪念馆瞻仰缅怀
实践团参观仫佬族博物馆
知民族道中华 广宣讲建基地
携手同行,共筑同心圆。实践团在东兰县三合村、双苏村,罗城县龙腾村、横岸村、石围古村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活动,共开展“知民族 道中华”民族理论宣讲5场,参与群众达500余人次,并与东兰县三合村、双苏结对共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
此外,通过开展“小小民族传承大使”微课堂,实践团向壮、瑶、仫佬族小朋友们讲述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共唱民歌;为“儿童之家”捐赠学习文具,鼓励孩子们一起做民族传承使者。
实践团成员开展民族理论宣讲
实践团向“儿童之家”捐赠学习文具
探访典型人物 深挖民族非遗
在东兰弄宁瑶寨和罗城县,实践团分别探访了瑶族猴鼓舞第11代传承人蒙胜文、仫佬族刺绣传承人谢秀荣,聆听他们的传承故事和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感悟。实践团还与谢秀荣大师工作室共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两位传承人都希望青年大学生沉心学习、积极推广民族文化,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实践团成员也表示,今后将在校园中宣传推广非遗项目,让鼓声响出瑶寨、刺绣培育团结。
实践团与瑶族猴鼓舞传承人蒙胜文交流
实践团与谢秀荣工作室共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
普及建筑安全 办好惠民实事
实践期间,团队共开展5场“乡间互筑 绘美民居”民房安全隐患排查及建筑安全知识科普活动,走访农户发放调查关于民居修缮、房屋安全的调查问卷500余份,对200余户民居收集测绘数据,分析建筑结构与构造、材料应用等情况。
实践团还开展“我与村干面对面”访谈,听取特色民族村寨建设、古民居修缮利用的规划,利用无人机拍摄宣传片和鸟瞰图,运用专业技术绘制平面测绘图,为住房安全保障、民族建筑开发利用、打造乡村文旅路线和品牌做实事。同时,团队全员下田劳作,帮助村民摘玉米、晒玉米,增长才干。
实践团成员开展建筑安全知识科普
实践团到村民家中开展问卷调查

实践团实地测绘分析民族建筑

实践团成员帮村民收摘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