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院7月16日讯(市政与交通学院文/刘雪妮 图/刘晗蕾)为引导和帮助建院学子在社会实践中磨砺本领、增长才干,近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侗建非遗”乡村振兴促进团师生深入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探寻侗族木构营造技艺与建筑文化,并结合所学专业促进非遗技艺实现活态化传承,助力侗族地区乡村振兴。
促进团师生来到了侗族木构营造技艺传承人杨恒金、杨云东两位大师的工作室。杨云东大师热情地接待了促进团成员,向同学们讲述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奥妙,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非遗文化的殿堂。据悉,杨云东大师师从他的父亲杨恒金,也是一位国家级侗族木构非遗传承人。他表示自己从小跟随父亲学习侗族木构技艺,到目前已经有三十多年的从业经历。虽然不懂电脑,但是他能纯手工绘制设计图。他的设计图只要能绘出来,就能把它做出来。同学们听到这里发出阵阵惊叹。
杨云东大师从简单的榫卯结构,到建造工具的使用,再到鼓楼、风雨桥、吊脚楼模型的搭建,向同学们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侗族木构建筑从无到有的整个建造过程。同学们认真倾听,积极与杨云东大师进行互动。
讲解到最后,杨云东大师对同学们表达了个人期待。他希望同学们能够结合专业所学,将独属于我们中国人民的建筑智慧传承下去,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什么是侗族木构,什么是民族文化。
通过此次学习,同学们对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后续开展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系列活动积累了经验,也为探索侗族地区乡村振兴路径打下了坚实基础。

广西建院“侗建非遗”乡村振兴促进团合影

杨云东大师接待促进团成员

学生学习榫卯结构

杨云东大师演示钻孔工具使用

杨云东大师向同学们介绍侗族木构建筑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