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院5月28日讯(市政与交通学院 文/李姿蓉 图/黄翠婷)为吸引更多青少年了解民族建筑及传统民居的特点,知行工作室第25期“共话民传”微课堂采取结对共建形式,与广西城镇建设杂志社、华声晨报社联合举办“住建学堂·八桂小记研学行”专题活动,参与此次研学的是华声晨报社面向全南宁市招募的小学生记者们。5月27日上午10点,微课堂正式开始,同步进行了线上直播。
微课堂从参观位于学校二号公寓的建筑展厅开始,知行工作室主持人李姿蓉老师结合外观、建造原料、防水防震等向小记者们介绍了永定土楼的特点,刘雪妮老师则结合侗族风雨桥、吊脚楼模型与小朋友们分享了柳州三江侗族木构的建筑特点及文化,建院学生代表们也纷纷结合专业所学向大家介绍了展厅中的其他民族建筑及传统民居,博大精深的建筑文化及精彩的讲解深深吸引了现场的小记者们。
随后,大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风雨桥建筑模型拼装,通过手工制作直观感受中国源远流长的榫卯技艺。
参观体验结束后,小记者们现场对老师同学进行了采访。“榫卯技艺从何而来?”“古代的人们修一座房子需要多久?”“为什么侗族吊脚楼的一楼不住人?”……小记者们的奇思妙想在采访中得到一一解答。
活动还组织了通讯稿件写作比赛,让小记者们在撰写通讯稿中加深对此次研学行的认识与理解,华声晨报社的指导老师们现场对小记者们的稿件进行了点评与评比。小记者们表示,通过学习加深了自己对民族建筑与传统民居的认识,一名小记者说到:“搭建风雨桥模型都这么难,真正去修建房子和桥梁就更难了”。
此次微课堂是知行工作室联动大学生与小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工作的首次尝试。接下来,工作室将继续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审核:党委宣传部 龚 剑
编辑:党委宣传部 韦植巍
现场授课
模型搭建
现场采访
活动现场